大学生怎么不迷茫 大学刚毕业迷茫不知道干啥?

[更新]
·
·
分类:行业
4735 阅读

大学生怎么不迷茫

大学刚毕业迷茫不知道干啥?

大学刚毕业迷茫不知道干啥?

碰上这种情况 ,你应该去询问一下身边的人 。让他们结合你自身的状况给你出出主意 ,你应该根据你的专业特长去选择一份合适的工作
无论如何都要先养活自己 哪怕工作你不喜欢 ,先稳定下来 慢慢的寻找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现在的年轻人,包括很多大学生,总感觉自己很迷茫,为什么?

记得有本书的名字就叫《谁的人生不迷茫》,在给许多的大学生做了职业生涯咨询之后,我发现迷茫真的是大学生的常态。
大一新生迷茫大二选什么专业定向;
大二生迷茫每天学习不知道是为什么,没有动力;
大三生迷茫我要不要考研,应该找什么样的实习啊;
大四生迷茫马上毕业了,工作应该怎么找,
而到了大学毕业,迷茫我能做什么工作......
就这样浑浑噩噩度过了几年大学生活,也没有积累什么工作经验,带着象牙塔里的学生思维,来到了第一份工作中,忽然一脸茫然:
“我怎么什么都不会?我的能力还不如一些早早开始工作的大专生,我读了这么多年书到底有什么用?!”
我认为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其实是生涯规划、职业规划、学业规划没有被全面普及和推广。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在尝试给学生提供更多生涯咨询的帮助,这是个特别好的趋势。
但是推广的范围和规模还远远不够,经常只局限在一小部分学校和科系,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能接触到专门的1v1咨询,估计80%的学生都还没有建立提早做规划的意识。
我曾参加过某知名大学的生涯规划项目,前期大学生是以课程的方式学习生涯知识,然后报名的同学可以接受一对一的教练辅导。
项目结束的时候,这些同学不仅具备了对职涯规划的初步认知,还通过理清了自己在大学四年的奋斗目标,要往哪些科系去努力,毕业时准备找什么方向的工作,制定出了非常落地的行动方案。学生们都反馈效果非常的好,有的学生希望每年都能有这样的1v1指导。
我还接触到很多其他的学生,记得有一个研究生,综合素质很不错,也受到很多老师的肯定,但自己就是想不清楚毕业时是考公、读博还是直接工作好。这种状态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明明知道还有2个月要考本专业的资质证书,但就会不自觉陷入拖延,沉浸在游戏的世界,没有动力学习。
做了规划之后,她明确了自己毕业时的目标,也知道自己现在的努力是为了什么,于是行动力增强,1个月后以全系仅40%的通过率考取了这个证书。
我还碰到过这样的毕业生,大学毕业后盲目准备考研,把自己关在出租屋,闷头读书几个月,结果因为几乎与外界隔绝而崩溃,考研也以失败告终。
后来给她做了规划,发现自己其实有可以就业的兴趣方向,我鼓励她直接去探索这个职业,2个月后自信心大增,未来的涨薪空间也很大,整个人都活力满满,生命状态完全不一样了。
当你知道每一天的行动是为了什么,你就从迷茫变成了精准努力。谁不想要每天行动力满满的人生呢?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有一个习惯叫做“以终为始”,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 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作者史蒂芬.科维说,任何事物都需要经过两次创造。就像盖一座大楼,必须先有蓝图,再进行施工。我们做任何事,都必须先经过头脑的构思,再付诸实践,即先进行智力上的第一次创造(Mental Creation),再进行体力上的第二次创造(Physical Creation)。
现在大学生们往往到了毕业时才开始各种焦虑,最最关注的往往是,“老师老师,校招开始啦,你说我的简历要怎么包装啊,我能投哪些岗位啊?我去面试应该怎么跟面试官说呀?...... ”
其实问这类问题的时候,你已经处在求职的最后阶段了。
你要明白的是,规划这件事是越早开始越好。
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前期准备工作,
从大一开始,你应该花至少20%的时间在考虑这件事上,然后在每个学期结束时,做阶段性的回顾和方案调整。如此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你的目标和职业方向会越来越聚焦,你的迷茫度也会越来越低。
最后到毕业前的简历投递和面试阶段,你过去的学习经历和校园活动、实习经历,全部都是为最后的目标岗位加分的。
那么你想一想,到时候一份有针对性的、内容丰满的简历岂不是信手拈来?获得令人心动的offer是不是轻而易举、水到渠成的事呢?
综上,希望哪一天,生涯规划能从大一开始,就做为每个学生的必修课,被纳入大学的教育体系,并且是一门理论结合实践的课程。每个人都能具备主动进行职业规划的意识,那么大学生毕业时普遍迷茫的状况一定能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