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育儿优缺点
为什么说幼小衔接很难?
为什么说幼小衔接很难?
幼小衔接确实很难!要不为什么每年9月新开学,网络上就出现了各种辅导孩子写作业的段子,不辅导孩子写作业母慈子孝,一辅导孩子写作业鸡飞狗跳。幼小衔接到底难在哪?
学习上:上课时长一下子从25分钟变成40-45分钟!考验的是孩子的专注力!学习方式从游戏化学习(玩中学)变成了老师讲授,学生聆听。家长在家庭中可以继续以游戏化的方式辅导孩子,减轻幼儿的学习压力和负担。学习内容从具体形象转向抽象符号(数字、汉字都是人类创造的符号)。考验的是孩子前期是不是积累了丰富的认知经验,有没有顺利度过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符号思维的转变。生活上:
保教老师变成了授课老师,老师更多关注的是教学,而不像幼儿园老师会关注孩子生活细节,比如喝水、吃饭等,对孩子自理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幼儿园会通过区角活动去帮助幼儿建立友谊,但是在小学,面对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同学,孩子更多需要靠自己建立友谊,这对孩子人际交往能力是一大考验。学习环境也有变化,幼儿园是色彩鲜艳,摆放了各式玩教具,丰富幼儿的经验。但是小学为了让孩子更加专注,所以墙面布置更多是白墙 名人名言,也没有玩教具。对孩子适应能力也有一定要求。幼小衔接很难,是不是就一定要上幼小衔接班呢?不一样!幼小衔接≠幼小衔接班。我们也会发现,在这个孩子人生必经阶段,很多孩子也是顺顺利利得度过了。他们是怎么做的呢?其实就是从幼儿园小班开始,可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专注力、学习能力、学习习惯、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拒绝歪门邪道,轻松科学育儿,欢迎关注周一妈妈育儿。
为什么中国的父母把孩子的教育推给学校,不注重家庭教育呢?
如题
我们一般把这种现象称为“中国式教育”。一是社会原因,整个社会发展和体制进程,决定了中国的父母重视学校教育。认为孩子读书识字,学校和教师需要承担教书育人的职责;二是教育理念,大多数家长们都没有明确的育儿认知,不清楚什么是良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是长情的陪伴,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不要一推了之,各自发挥效应才能收获最佳成效;三是生活压力,为了给孩子提供优质的物质生活,必然要牺牲掉更多的精神补给,毕竟有钱又有闲的家长是少数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