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及质量
初中的孩子上课不记笔记怎么引导?
初中的孩子上课不记笔记怎么引导?
课堂笔记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毕竟只有记好了课堂笔记,才能提高课后的复习效率。
事实上课中的学习效率一定程度上也会反应在课堂笔记上。
1、为了更好的记忆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笔记不仅仅能在课后继续复习,在课中时孩子一边听一边记,双管齐下,也能提高孩子的记忆效果,加深印象。
2、为了保障复习
没有人可以把老师的讲课内容一直记住,那么课堂笔记就可以帮助孩子回忆起老师讲课的内容,同样也是对课本内容的浓缩归纳,提高孩子的复习效率。
3、促进深刻理解
一般在记笔记的时候,孩子都会在听一遍、心里默念一遍、写一遍、看一遍,同时大脑也会进行思考,配合老师的讲解,加深对于知识点的理解。
4、保持注意力集中
记笔记的时候,孩子必然要保持全身心的投入,因此可以促进孩子的注意力集中,让孩子尽快进入到学习状态,防止走神的情况。
另外如果孩子不能很快进入课堂状态,也可以通过记笔记的方式静心。
5、知识归纳总结
一般老师会把知识点整理好,但在讲解过程中会有变化,孩子记笔记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对知识进行归纳。
并且孩子在记笔记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对知识点的总结,然后才能及时完好的记录下来。
但笔记不是一字不漏的记录老师说的话,而是有选择性的根据自己本身的学习特点进行记录。
1、知识框架:
上课时间,孩子要同时兼顾笔记和听课两件事,因此想要把老师讲的内容全部记下来是不可能的,只有记录老师讲课的一些重点框架以及知识体系,然后在课后进行补充和填充。
2、思维方式:
除了知识点之外,还要记录下来老师讲述的思维方式和思路,根据思路,就可以把整个体系推导出来,特别是数学题目,单纯的记知识点效果并不好,只有理清解题思路才能举一反三。
3、分门别类:
把知识点的重难程度和易错程度分类,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出来,并注明自己容易出错或掌握不够好的点,也可以把一些能联系起来或者常常结合考的知识点标注一下。
4、补充区域:
在记笔记时要留下一块补充的区域,在之后的课堂中或者做题过程中可以进行一定的补充。
5、自我总结
在一个单元或者一个章节做完之后,可以自己整理一个知识体系或是总结,有利于孩子的自我总结和归纳,也有利于知识的整理和查漏补缺。
有的孩子笔记一模了解,有的孩子笔记却密密麻麻,孩子的课堂笔记究竟该怎么记呢?
1、记笔记不能太密集,一定要有重点和分层,不能一整段的写上去,还要留下一点空白的地方,方便补充和修改。
2、在记老师讲课重点时,可以利用一些代号或是简写,在课后进行补充,如果是课本内容,也可以进行标注。
3、写字速度可以加快一点,不要一笔一划的写,自己能看得懂即可,还可以准备一些便签,随时补充和记录。
4、在每个章节结束的时候,自己整理一个思维导图或是知识体系。
课堂笔记的情况,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孩子学习的情况,也是能帮助孩子学习的一大利器。
家长在追求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也要关注孩子的学习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课堂习惯,促进孩子的学习效率。
初中生如何总结,归纳,整理使自己的学习更加高效率?
很高兴能够分享一下我的观点。
初中的知识都是基础学科知识,板块清晰,知识结构非常适合归纳总结。
现在非常火爆的思维导图就是一种总结、归纳和整理的方法,特别是我现在学习之后,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让我对整个知识体系的脉络和细节都非常细致的温习一遍。用语文的语言来讲,就是提纲挈领。古人云“纲举则目张”。这里所谓的“纲”,就是文章的“脉络。
我们的初中课程,或者是循序渐进,或者数重并举,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树状图、辐射状导图、流程图等等来把我们整个知识体系建立起来。
建立的方法也很简单,依据每一门课程的大纲,判断他们有无关联,有关联的是有先后次序,还是并列次序,我们据此来丰富我们的枝节。就这样一层一层,把知识点不断的添加到图形中去,直至完成。
制作总结完成后,我们可以试着在脑海中先回忆知识骨架,然后随着骨架不断的开枝散叶,把我们能想到的知识点都重现出来,遗漏的知识点可以采取在脑海中图像进行特殊标记的方式,强化记忆联结点,这样就会越来越清晰。
当我们完成一幅之后,可以开启新的一篇,如果几幅之间还有关联,我们就又联合构建了新的更大的导图,就这样不断的扩展了知识版图。
最后一点,是要坚持温习。即使我们不追求温故而知新,但是按照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我们也要定期的回顾温习前面的知识,直到这幅画,牢固地刻于脑海之中。
个人观点,欢迎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