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姜如何种植姜块比较大 种植姜怎样切姜芽子?

[更新]
·
·
分类:林业园林
3183 阅读

小黄姜如何种植姜块比较大

种植姜怎样切姜芽子?

种植姜怎样切姜芽子?

种大姜非常关键的一步是培育出优质壮芽,只有健壮的幼芽才可能长出壮的幼苗,也才能为大姜的旺盛生长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种大姜的人,都是千方百计,不辞劳苦地对姜种进行必要的处理,以培育壮芽。
俗话说"母壮子肥",在一般情况下,凡是种姜肥胖而鲜亮的,因其营养状况好,它所发出来的幼芽多数较为肥壮,而种姜瘦瘦的,弱弱的,干干巴巴的,由于体内营养差,肯定出不好姜芽,多数是些较瘦弱的芽。
一块种姜上能发出好几个芽,一般是2-3个芽。由于存在着顶端优势的原因,种姜的上部芽和外侧芽多较肥壮,而基部芽和内侧芽则往往细弱。再就是与催芽时的温度有关,长时间处于28℃以上所催出来的姜芽比较瘦弱细长,而湿度过低(主要是晒姜种过度引起姜种失水过多所致),姜芽也往往细弱。
当我们播种大姜时,都会对姜芽进行挑选和去除,因为种芽的大小对大姜生长和产量有显著影响,因此我们在播种前,要选择大小适中的短壮芽进行播种。选芽的原则是,芽长0.5-2厘米,芽粗0.6-1厘米,幼芽肥壮,顶部钝圆,色泽亮丽的种芽。
一块种姜上仅留1个短壮芽,少数姜块可根据幼芽生长情况保留2个壮芽,其余的全部去除,目的是使养分集中供应主芽,保证苗全苗旺。掰姜时要求每块种姜在1.5两左右,种块越大出苗越早,姜苗越旺,产量也越高,否则出苗迟,幼苗弱,产量也低。掰姜时如果发现幼芽基部发黑,或掰开的姜块断面呈褐色,这样的姜种要挑出来不用,否则会烂掉,白搭,造成缺苗。掰芽时可按种块大小和幼芽强弱进行分级,肥胖的和壮芽姜块放在一起,瘦弱的放在一起,分别播种,方便管理。
多余的姜芽其实不用切,用手轻轻一掐就掉了。有的姜块很大,并且其上有两个短壮芽,不舍得去掉一个,但掰不开姜块,像这样的种姜可以切开用,每片上有一个短壮芽,就是卖姜母时人家不愿收,不过这样的也不是太多。
现在我们这里的大姜正处于播种期,地里一片忙碌的景象,有播的,有盖膜的,好不繁忙哈。今年的黄姜价格并不是太理想,还没有鲜姜价高,希望今年再有一个好收益吧。

生姜种植起垄技术?

一、培育壮芽
1、晒姜困姜
于适期播种前20-30天,从贮藏窖内取出姜种,用清水洗去姜块上的泥土,平铺在草席或干净的地上晾晒1~2天,傍晚收进室内,以防夜间受冻。晒种主要具有下列作用。
第一,提高姜块温度,促进内部养分分解,从而加快发芽速度。
一般姜窖内的温度为13-14℃,生姜在此温度条件下,基本处于休眠状态,经晒姜后,种姜体温明显提高。据测定,在室温22℃条件下,堆放室内而未经晾晒的姜块表面温度为21℃,内部温度为20℃。在阳光下晾晒的姜块表面温度为29.5℃,内部温度为28℃。
第二,减少姜块水分,防止姜块腐烂。
由于贮姜窖内空气湿度大,姜块含水量极高,经适当晾晒后,可降低姜块水分尤其是自由水含量,防止催芽过程中发生霉烂。
第三,有利于选择健康无病姜种。
带病姜块未经晾晒时,病症不甚明显,经晾晒之后,则往往表现为干瘪皱缩,色泽灰暗,病症十分明显,因而便于淘汰病姜。
姜种晾晒1-2天后,即将其置于室内堆放2-3天,姜堆上覆以草帘,促进养分分解,称“困姜”。一般经2-3次晒姜、困姜,便可开始催芽了。
2、选种
在2月下旬或3月上旬把姜种取出来。先拿到太阳下晒5-6个小时,然后选择比较肥壮,已有细芽尖露出来的种姜。种姜芽尖要多,用手触摸要有像锯齿挂手的感觉。剔除烂蔸和烂茎的病虫害姜。
3、催芽
生姜经过晒、选后进行催芽。
方法是:在室内两边各打两根柱子,用条木扎成坚实的像火炕一样,宽度根据催芽种姜多少而定,但支架必须比地面高2-2.5米。下面加温的火不能太大,一般以出烟不出明火为好,以免对姜造成损伤。
二、合理密植
种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加温催芽处理后芽尖会很快长大,到4月后,把种姜取下来,选择大而圆的芽头,把块茎用手掰开块块茎只留顶端健壮的一个芽尖。如果顶端没有芽尖,侧芽也可,但其余的必须全部剥去。
如果出芽率好,一般每100千克种姜可分2000棵左右,栽培种姜要选择稍有倾斜的山坡地,土质要比较良好,如果在平原地栽培,必须排灌都很方便。
栽培时,先把地整好,并打好姜沟。生姜种植的密度多大,应视种植地块的肥力、水肥条件、种姜块的大小而定。
土壤肥力高,肥水条件好的地块,且种姜块在60-80克,行株距为0.65米x0.2米,即亩植5000株左右。
土壤肥力和肥水条件中等的地块,种姜块在50克左右,行株距为0.6米x0.18米,即亩植6000株左右。
栽培时,要先把块茎放稳,芽头紧贴土面,不能上翘,然后用手抓一把各种肥料制的草本灰丢在芽头的旁边,再用有机肥盖,这样一行行地种下去。基肥一定要施足,开挖的行沟必须达到30厘米深。
三、栽后管理
1、施足底肥,多次追肥
生姜需肥特性,对钾肥需求量大,对磷肥需求量较小,前期生长较缓慢,植株矮小,需肥不多,中后期生长旺盛,需肥量大。
据测土配方确定施肥方法及数量:耕地之前根据科学取土方法取土化验,检测出的pH值、有机质、氮、磷、钾含量,换算碳、氮比,根据大姜需肥特性制定出施肥配方。
生姜较耐肥,并且生长期长,应采取施足基肥,多次追肥的原则。每亩施猪牛粪1500~2500千克,钾肥10-15千克作基肥。
追肥应勤施薄施,由淡到浓。苗高15厘米时施一次薄肥,高30厘米追第二次肥。以后每隔20天左右施一次追肥。苗期以氯肥为主,根茎膨大期应多施钾肥。
2、水分管理
①发芽期底水要浇透,初水要适时。通常直到出苗达70%左右时才开始浇第一水、浇第一水后2-3天,紧接着浇第二水,然后中耕保墒,可使姜苗生长健壮。
②幼苗期小水勤浇,及时划,破除土壤板结,暴雨过后,及时清沟沥水,做到雨过水干,防止姜田发生渍害。
③旺盛生长期大水勤浇,宜在早晚,保持适度,防止积水。立秋之后,地上大量发生分枝和新叶,地下部根茎迅速膨大,植株生长快,生长量大,需水较多,一般每4-6天浇大水一次,保持土壤相对湿度在75%-85%,有利于生长。收获前3-4天再浇一水,以便收获时姜块上带潮湿泥土,有利于下窖贮蔵。
3、中耕培土
生姜根系浅,只宜浅耕,防伤根诱发病害。除草、培土同步进行。土层疏松的可以免耕,但要培土,防止姜块露出地面。
第一次培土在生姜有3-5个分枝,且根茎未露出地表时进行。一般在6月下旬,培土约2厘米厚,不能太厚,或者影响根系的透气性,造成生姜新芽生长受阻,分枝减少,根茎生长缓慢。
第二次培土应在第一次小培土后约20天以后进行、厚度2-3厘米,此次培土也不能太厚。
第三次培土为大培土,在第二次培土后15~20天进行,也就是在大暑前后,厚度7-8厘米为宜,将原来的垄变成沟,原来的沟变成垄,群众称“倒差沟”。以后若发现有姜芽露出也应及时培土,保证姜块正常生长。
4、适时遮阴,促进生长
生姜属耐阴作物,阳光直射响幼苗生长,播种后采用遮阳网成人工前棚的方式遮阳,处暑后拆棚。
采用遮阳网方式遮阳,应在生姜种植前,按蔬菜简易大拱柳的结构打好木柱(或水泥桩),中间最高处2米左右,两侧稍矮些(这样的高度既不影响透风,又不妨碍后期网下作业),将几幅遮阳网按地宽接在一起,以4-5幅为宜。
生姜播种后,便把遮阳网固定在木桩上面。在生姜整个生育期用碧护喷施叶面,每隔10天一次,连续3次,促长防病。
四、适时采收
生姜的采收可以分别为收种姜、收嫩姜、收鲜姜三种形式。
1、种姜采收技巧
种姜可与鲜姜一起采收,也可提前在幼苗后期采收。提前采收的具体做法是顺着生姜摆种方向,用箭头形竹片或窄形铲刀将土层扒开,露出种姜后,左手压住姜苗不动,右手用铲刀轻轻铲出种姜,并将种姜与新姜块相连处切断,然后及时覆土封沟。若种姜在幼苗后期采收,采收后要浇1次小水稳苗,保护根系生长。
2、嫩姜采收技巧
嫩姜要在姜株旺盛生长期采收,这时姜块组织柔嫩,纤维含量少,辛辣味较淡,适宜腌渍或糖渍,不过收获嫩姜的产量较低。
3、鲜姜采收技巧
鲜姜要在姜株的根茎组织充分成熟后采收,一般在10月中下旬初霜来临前进行,以免着霜受冻。一般收获后的鲜姜要带有少量潮湿泥土,不用晾晒直接入窖贮藏。